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文字新闻
锻造产业优势 生物医药树起“园区品牌”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今年春节,金唯智的产线没有休息,受相关机构委托,企业快速合成并交付2019-nCoV关键基因,为解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机制及相关药物研究提供支撑。

  同样加班加点的还有天隆生物,第一时间生产出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发往上百家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满足一线的病毒检测需求。

  紧追抗击疫情的步伐,艾棣维欣(苏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与美国生物制药公司合作,利用DNA疫苗技术平台,加速开发新冠病毒疫苗。

  而苏州麦迪斯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院前院内一体化区域智慧急救系统,一直在武汉的多家医院“服役”,为诊疗病人提供“智慧大脑”。

  围绕小小的新冠病毒,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生物医药“军团”争分夺秒,凭借各自的专业力量驰援战“疫”。十余年来,园区聚焦细分领域,构建产业集群,已然锻造出了独特的产业优势,从新药研发到高端医疗器械,再到生物技术,生物医药产业的“园区品牌”也在这场疫情大考中考出了硬实力。

  新药研发崛起“园区力量”

  2019年初,信达生物首款PD-1单抗达伯舒上市,从园区出发,投入到抗击肿瘤的一线。时针转回到八年前,一间办公室、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信达生物在“做中国最好、国际一流的高端生物药制药公司”的道路上启程了。“这里的招商团队很专业,对产业发展的规划很清晰。”回想起落户园区时的坚定,信达生物制药集团首席运营官周勤伟如是说。春节期间,信达生物“火力全开”,直击疫情。“我们还在同时做20多种适应症的临床试验。未来,更多癌种和更多治疗阶段的患者将有机会尝试PD-1免疫治疗。”

  事实上,自2018年12月起,半年内,园区就诞生了3款PD-1单抗药物,而至今为止国产PD-1抑制剂总共只有4款,“中国免疫疗法看苏州,苏州免疫疗法看园区”的说法在业界不胫而走。

  十二年,足够一颗种子长成茂密大树,也足够一批新药创新的有生力量从萌芽到破土而出。2019年,园区新增创新药物临床实验批件数约占全国同期增量的13%,其中生物创新药占全国同期增量的21%,累计147个药物品种获批临床,其中约70%是1类新药品种。在国内新药研发领域,园区无疑已经成为“领跑者”。

  是什么原因让这片土地成为生物药的“高产田”?园区用奋进的脚步丈量出了答案:紧跟全球生物医学热点布局,联结全球优质创新资源。从纵向来看,药物前体设计及靶点开发、原料中间体合成、药物商业化开发、中试平台、产业化基地、CRO服务机构等在这里应有尽有;从横向来看,生物医药各细分领域呈现出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早中期产业梯队,一个涵盖新药创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的特色产业集群在这里日臻完善。

  高端医疗器械“抱团出击”

  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产业链也将更加完善,产业集群效应则更加凸显。

  在心血管介入手术过程中,一根头发粗细的导丝先行进入血管,保证手术所需的支架沿着正确的路线到达病变部位,这就是茵络医疗潜心研发多年的“拳头产品”。同样掌握手术“生命线”的还有海维尔医疗,依托其自主创新和研发的医用导丝,医生在体外操纵就可以对身体进行查漏补缺,对病患进行治疗。

  2016年,茵络、海维尔携手其他20余家自主创新的植介入医疗企业在园区发起成立了湖畔植介入产业研究院,通过资源整合,深化技术交流,助推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研发企业成长。三年多来,通过组建专家资源库、举行专业会议、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等方式,该研究院不仅为国内植介入医疗器械创新产品的研发上市提速,还打通了国内产品走向国际的桥梁。

  早在5年前,独墅联盟就作为国内首个区域自主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发起成立的精品联盟落户园区,整合联盟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和政府资源,为中国自主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成长和发展提供服务,构建“医疗器械生态圈”。

  “抱团取暖”实现创新效率倍增,园区持续完善着医疗器械行业生态,医疗器械企业已在植介入、精准医疗、医学影像、治疗设备等领域呈现出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早中期产业梯队。2019年,10家企业12个产品进入国家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审批“绿色通道”,占江苏省39%。

  生物技术实现“精准布局”

  未来的路该往哪里走?了解现在缺什么是第一步。在园区,每年不断修订的产业图谱,成了招商的“指挥棒”,通过对发展现状的剖析,能最大程度地对现有产业链进行精准强链、延链、补链。

  在免疫细胞治疗领域,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业界攻关的前沿阵地之一。园区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在详细分析现实情况后,将招引的重点放在了基因治疗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2016年诞生的克睿基因在园区扎下了根。依托于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一流的资源平台,克睿基因的研发项目推进迅速,有一个新药研发项目开启了全球首例临床试验,该项目属于CAR-T疗法,已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此外,公司新建的基因工程与细胞治疗研发中心也已于去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

  尚小云和他的茂行生物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了园区。2017年到园区创业、2018年举家搬到苏州,在园区的3年时间,尚小云感触良多。“不管是第一年办公室房租全免,还是建设2000平方米生产车间能享受到优惠,都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尚小云说,公司专攻基因编辑和免疫治疗,目前已经拿到千万元级别的投资。

  聚焦生物技术领域,园区已经在基因测序、基因诊疗、细胞治疗等方面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技术领先优势,在基因编辑、基因合成等技术领域走在国际前沿。

  而随着生物医药企业的不断引进和上下游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企业规模结构更趋合理,产业链分布日趋完善,园区已形成国内最完整的涵盖新药创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的特色产业集群。

上一条:加速布局创新生态 吴庆文调研华为苏州研究所
下一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帮扶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工作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