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图片新闻
百余个国际科技项目独墅湖畔拼创新
发布时间:2019-09-28    来源: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9月25日,第五届中新国际科技交流与创新大会正式亮相苏州工业园区。现场,百余个来自全球的科技项目大开脑洞,在独墅湖畔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百余个国际科技项目独墅湖畔拼创新

  自主导航 轮椅“有眼有脑”可以自己走

  不用人推、不用手工操作,眼前的这把无人轮椅正流畅智能地游走着,自动避障、高精准定位,既节省了人力成本,也解决了老人、病人无法自主操作的烦恼。在中新国际科技交流与创新大会展示区,这款全自动轮椅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事实上,相较于道路上的自动驾驶,在高密度行人的室内运行并没有更容易实现。“室内走廊较为狭窄并且存在障碍物,人们在走廊中的行动路径自主而无法预测,交叉行走的场景也非常多,这些都给自主导航和行驶带来了挑战。”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先进机器人中心兼任副教授李伟亮看来,在狭窄的走廊和拥挤的动态环境中安全稳定地行驶需要超越当前甚至下一代感知技术。

  这款全自动轮椅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先进机器人中心团队自主研发,使用多种感知和融合技术以及AI深度学习等,实现了行人环境中的自主精准导航。“轮椅的前方安装了一个高清摄像头和两个激光雷达,雷达可以敏感地捕捉到270度范围内的障碍物,再通过摄像头识别具体是什么,比如是桌子就绕路,如果是小孩那就停下来,协同配合让轮椅拥有了‘火眼金睛’。”李伟亮说,未来全自动轮椅可以应用在大型建筑、机场、医院等多种场景。“比如在医院中,许多人并不熟悉各部门的具体位置,行动不便的患者往往需要护士手推轮椅,全自动轮椅则可以自动完成路径的规划和导航,将患者安全送到目的地。”

  磁场作用 神奇注射器没有针头

  注射器没有针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由中旭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无针注射器即将在医美行业和家用降糖仪产品中实现真正落地应用,未来,“打针不疼”将成为现实。

  据中旭智能机器人创始人顾晓艺介绍,这款智能无针注射器采用磁悬浮Halbach磁体结构,区别于传统用针刺破皮肤进行注射,它利用磁力推动液滴,细分成无数更小的液滴,快速穿透皮肤完成皮下注射。“我们的优势显而易见,能避免刺伤事故和交叉感染,同时由于电磁驱动方式性能稳定又可控,能够根据病人不同情况调整参数。”

  顾晓艺是新加坡国立大学“1+2+1”项目的博士生,是新国大苏研院培养模式下人才回流、反哺园区的典型代表之一。他创办的中旭智能机器人以多功能交互式康养机器人、智能柔性康复机器人及高精密医疗机器人系统为主要研发方向。

  大会现场,他还带来了一款智能交互假肢手。“这款产品集成了3D打印、柔性驱动、自适应控制算法等多种先进技术,使得假肢手能抓、会捏、可感知、会学习。”在顾晓艺看来,高品质的前提必须是患者用得起,这也是他潜心研发的最重要出发点。“通过我们的技术创新,这款高品质的智能假肢手售价应该不到同类进口产品的十分之一。”目前,该产品正在医院进行病人测试。

  变废为宝 豆渣也能成土壤肥料

  用大豆制作豆浆时产生的豆渣能做什么?喂猪或者扔掉?朱晶玲的答案是:制成土壤改良剂,抵抗干旱环境,促进农作物生长。

  “水资源浪费是当前全球农业、园林业的一大挑战,现实中只有10%-30%的水是真的被植物利用的,其余都是挥发或者渗漏浪费掉的。”两年多前,朱晶玲和她的团队在新加坡开始了研究,最终利用豆渣研发出了一种保水保肥添加剂,为现代农业提供了一种新的环保方案。

  据介绍,这款添加剂添加到土壤后,可缓慢持续地释放水和肥料,降低水的用量,减少灌溉频率,抵抗干旱的恶劣环境,促进植物生长。“这种添加剂的吸水率很高,可吸收高达自身重量150倍的水,并且能够依据剂量调节持久度。”

  把豆渣转化为农业资源,这是一个充满创意的想法,却也非常实用。该项目已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创新计划”的支持。“目前产品正在进行扩大生产和农田试验,希望不久的将来就能在中国落地。”朱晶玲说。

上一条:第五届中新国际科技交流与创新大会在园区举行
下一条:营商软环境造就发展硬实力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